书海世界>仙侠>李逵的逆袭之路 > 第795章 下套
    仁宗驾崩,那是四十多年前的事了。当时苏轼苏辙兄弟,才十多岁的年纪,曾布年纪不大,都在学堂里读书呢。这等陈年老黄历都让他翻出来,十多年前的事曾布会不记得?

    皇帝摆明了不想大操大办,至少年轻人的心思还转不过弯来。但对曾布来说,这是个好现象,皇帝好面子,不腹黑,性格耿直,这才好控制。要是换个性格乖张,心黑手辣的皇帝,他们这些朝廷重臣就要成皇帝的应声虫了。

    曾布悠悠道“陛下有所不知,先帝驾崩的时候,辽国也派人来了。原先是准备派遣皇孙耶律延禧,不过当时蔡确等重臣并不愿意让辽国皇孙入境。因为辽国皇孙拥有亲卫,人数还不少,都是骑兵。怕惊扰了国境。最后来的是耶律吾也。而且,辽国还给神宗皇帝办了场法事,就在辽国西京皇家寺院。”

    “耶律吾也,听着名字好像挺熟悉的……”

    赵煦听到这个名字,似乎有点印象。

    章惇附和道“陛下,此人是耶律洪基的左膀右臂,之后长期坐镇辽国南京道。”

    赵煦这才想起来,这位是辽国的南院大王。不仅仅是辽国皇帝的左膀右臂那么简单。他记得当初辽国使臣来大宋,似乎很嚣张。朝臣怕皇帝被辽国使臣冲撞后惊扰,尤其是面对还是南院大王这样的狠角色,章惇还特意在会面之前,问过皇帝“怕不怕辽人使臣?”

    当时皇帝赵煦虽然只有十岁,但还是假装很沉稳的说了一句“辽人禽兽也,何惧之有?”

    这话确实对章惇印象深刻,而赵煦也在幼小的心灵之下,种下了辽人是仇人的种子。小皇帝当年第一次会面使臣,表现出的沉稳,让耶律吾也大为震惊,回去之后就告诉耶律洪基,宋主有圣君之相。

    原本以为,辽人来大宋奔丧,属于不安好心的一种。

    谁能想到辽国皇帝耶律洪基是个白事热心人,听法事上瘾。他对于英年早逝的神宗皇帝,也表示出了足够的尊重。并没有提出过分的要求,同时在辽国还祭奠了神宗。

    这让皇帝赵煦简直哑口无言,简直就是畜牲啊!

    搞的两家人仿佛是亲兄弟似的,至于吗?

    直到现在,赵煦也慌神了。感情耶律洪基不是对人敬重而瞎掺和,而是这货本来就喜欢参加白事。

    遇到个脑子不正常的对手,赵煦能怎么办?

    “也就是说,我大宋需要立刻迎接辽国的使臣,然后学着当初辽国皇帝那样,在东京城也做一场法事?”这话说出口,赵煦就甭提有多恶心了。反正,这事憋屈啊!

    不办?

    大宋皇帝不懂礼数。

    如果是在大唐,或者大汉。

    完全没有问题,大宋不趁这机会出兵攻打辽国,已经算是很有武德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