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海世界>青春>燕燕于飞 > 第一百七十六章:落地梅花
    刘郁打拳。

    打梅花拳。

    梅花拳,是一套,打起来,连绵不绝,永无止尽的拳术。看起来,只是一个简单的套路,其实,大套套小套,小套套大套,套中有套,套有连环,由一生二,由二生三,生变不息,无有尽绝,打起来,打半天,你都不知道,这哪招是哪招。至于脚下,刘郁踏的是,梅花桩步。现在也就是他的脚下没有梅花桩,若有,就可以看到,刘郁的落足,踏步,稳得不像话。

    起步如轻烟,落地不生尘,奔走如急飞,身稳不晃移。

    这样的步法,加上连绵多变的拳术,真是……

    看套路,也没有这般的漂亮。

    刘郁打的是套路么?当然不是,他在打练拳,这拳,不是用来提高功夫的,而是对刘郁身体的激发。血气催活,刘郁筋张脉长,他的体能,体力,一切,都大河奔涌起来。

    特别是他的手掌。

    今用先生就是看了梅花拳的功夫,所以在他的小说里,加上了天山折梅手这门功夫。

    大师在小说里深刻的描述了这门功夫,他称这是一门,永远也打不完,练不完的功夫。

    这门功夫,只在敌人的功夫,敌人越强,这门功夫也就越强,敌人的招术多变,这门功夫的招术也就跟着变化。连连绵绵,无有尽绝。

    这种拳,是练的,不是打的,打起来,求简,求实,而练起来,求繁,求变。

    为什么会这样?正如华夏的文字一样,通用的字,一千多个,就够了。

    如果多点,大概会到三千多字。

    可是实质上,华夏的字,最多,是八万五千计。

    只是很多字不用了。

    常备的字,仅是三四千,最多也就是五六千。

    不过华夏古代文言文,求的,却是精简。

    字数明明这么多,用起来,却是要省,要简。

    功夫亦是如此,用最少的招术,打败对手,而不是打一连串的长招,那样,和普通人打架,又有什么区别?高手的特点,就是见面分输赢,三招定生死。